第一部分:現況分析

第一部分:現況分析
香港的教育現況錯綜複雜。此處先對社會風氣及青少年問題作簡短的分析。然後,查究一般學校忽視中華文化的現象及扼要辨析天主教教育事業有所不逮之處。

    1. 社會風氣
      近數十年來,香港在工商業及物質建設方面都有卓越表現和輝煌成就。但在社會風氣及道德水平方面,則有每況愈下的趨勢。香港的都市化及商業化過程中,普遍的功利主義及追求物質享受的風尚,對負責教導青少年的家長和教師的價值觀不無影響。許多為父母者認為衹要讓兒女獲得生活必需品或物質享受,便盡了自己的責任。許多教師也衹知傳授知識及謀生技能,而忽略學生的品性熏陶和人格培育。唯利是圖的風氣,使香港社會充滿宣傳色情及暴力的電影和出版物。在整個頹敗風氣的帶動下,許多青少年誤入歧途。為了革新社會風氣,香港實有大力推行道德教育的必要。
    2. 青少年所面對的困惑

      青少年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在朝氣蓬勃活力充沛的香港,許多青少年在學業和團體活動裏都有驕人的表現。但也有許多青少年面對各種困惑。

      幼童從三歲開始便接受教育,這是終身學習的開端。如果教育工作者未能配合他們的需要而施教,則未算發揮了教育的目標。在這些適齡的學童當中,以就讀於中、小學的青少年心志未成熟,最易受到社會風氣感染,產生困惑。因此,如何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困惑,成為了天主教學校的一項重要教育目標。

      現今青少年面對的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社會,而是個充滿誘惑的環境,況且學校教育未能與社會同步發展,因而他們在心智發展上也受著不少的衝擊。由於潮流文化的影響,他們多沉醉於虛幻的世界,並在不良意識的感染下,多盲目地追尋愛情、朋輩認同、暴力傾向、物質崇拜、偶像崇拜等,而忽略了對真實生命的追尋,實踐正確的人生觀。這些現象,過去多發生在中學生身上,但現在已在高小的學生身上發生,形成了小學輔導工作也相當繁重。
      青少年在面對感情生活時,多缺乏溝通的技巧,不知如何表達自己。在傳媒的渲染下,有些學生轉向追求刻骨銘心的感情,郤不易找到;當遇到困難時,又不知向誰人傾訴。有些學生以為性和愛是等同的,因而放縱自己,使自己心靈及肉身均受傷害。

      雙職家長相當普遍。他們由於面對工作壓力,對於與子女的溝通及陪伴便相應減少,青少年與家人缺乏溝通已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有些父母試圖以物質填補子女們心靈的空虛。這種情況是青少年成長過程的缺陷,使他們在父母的關愛及物質的價值取向上,得不到正常的發展。父母與子女間既沒有足夠的溝通,而彼此的價值觀及生活體驗又不同,青少年在面對學習、功課及不同價值觀的衝擊時,不知如何與家人分享,往往會由尋求家庭的支援轉為向朋輩求助。可是朋輩間的生活經驗有限,在支援上常出現偏差,產生很多青少年問題。輔導老師們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還要應付學生的品格陶成問題,實感吃力!

      資訊科技發展迅速,青少年熱衷於網上交友、『ICQ』及電子遊戲,卻對利用科技以協助他們追尋精神價值、探索傳統文化或實踐倫理道德不感興趣,形成日後種種社會現象及問題的出現。

      另一方面,青少年受到漫畫的影響,多崇尚以暴力解決問題,又以漫畫中的人物作為模倣的對象。漫畫中粗俗的文字和偏差虛幻的角色,影響青少年的成長。在這種環境下,學校推行語文教育和品德培育時,均感吃力。

    3. 中華文化傳承不足
      很多學校並未重視傳授中華固有文化的瑰麗精髓,鮮有指引莘莘學子欣賞及認同自己「根」的所在。導致此種疏忽的原因很多,如自十九世紀末以來,中國許多知識份子都嚮往西方文明,把中國的封建和落後歸咎於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傳統文化。又殖民地時代的教育政策,偏重介紹西方文明及科技,重英輕中,為青年人到海外升學作好準備,也為殖民地政府培養公僕和順民。另在香港的都市化及商業化過程中,很多學校都較注重傳授知識及謀生技能,而忽略了學生的品性熏陶和文化修養。回歸後政府及學校仍未重視傳授中華固有文化。

      中華文化包含著豐富的人生修養智慧,與天主教精神相符,天主教學校應致力發揚中華文化的精髓,使學生欣賞及重視自己的文化。所以,我們要把發揚中華文化作為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

    4. 天主教學校的宗教培育
      天主教學校應該是福傳的好地方,和培育信仰的合適場所。不過,這有賴校方的重視信仰培育及天主教老師及同學們投入,使信仰的種子能得以萌芽。同時,有賴與堂區緊密聯繫,得到堂區的支援。可惜,天主教老師及學生佔全校人數比率低,又沒有牧職人員在校內服務,使福傳和信培育工作未能順利推行。

      另一現象,校內舉辦的宗教活動所引起的教友與非教友同學的反應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有時,非天主教學生對宗教活動的回應較天主教學生更積極、更投入、也更具熱誠。反之,部份天主教學生投入感不足。這些學生多是一些自少領洗的學生。他們信仰基礎不穩固,家庭缺乏信仰培育,故對信仰培育活動有被迫參與的感覺。他們的反應往往較冷淡,亦較被動。

      絕大部份的學校均設有至少一個天主教同學會或其他的信仰小團體。他們均有定期舉行聚會,聚會的次數頗為頻密。他們所舉辦的活動類型多數為靈修(如:避靜)、康體(如:旅行)和關社(如:服務)。教理方面的傳授和個人成長方面就相對地少。這些組織基本上在校內未能完全發揮影響力,學生多以其他課外活動組織為優先選擇。

      另一方面,學校和堂區的配合是值得關注的。學生始終會畢業及離開校園,所以如何使他們由學校的信仰團體進入堂區,使他們可以繼續走信仰道路,實為非常重要。因此學校和堂區應建立網絡,使青年牧民工作可更全面配合青年的成長。若在堂區工作的牧職人員能支援學校的信仰培育活動,學生在畢業後,復能繼續在堂區內生活及成長;否則,他們的流失量也相當嚴重。有一些學校與堂區的關係只限於借用場地,或邀請神父主持彌撒作維繫,彼此間缺乏『互動』的機會,牧職人員與學生們的接觸也較少。因此,當一些學生希望慕道時,亦因未能與堂區有適當的溝通而流失了機會,實屬可惜!

    5. 幼兒及成人持續教育
      天主教香港教區、修會及明愛興辦的幼稚園,目的在本著基督精神,以愛及熱誠培育學生。幼稚園配合時代的改進,社會的需要,讓兒童在愉快及有效的環境中學習;並按兒童發展及需要,提供全面均衡的學習環境。兒童透過主動學習,探求新知,培養正面及積極的人生觀,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每所幼稚園都有自己的風格,為他們服務的對象各出心裁。家長可自由為他們的子女選擇合適的學校。

      自1963年以來,明愛在成人教育方面的確貢獻不少。透過提供各種服務,不斷推動終身學習和促進社會人人學習的文化。一向以來,明愛保持開放原則,給有需要人士接受第一次或第二次教育的機會,裝備他們的文字認知能力及工作技能,幫助他們提升學歷,促進他們的個人發展和社會參與。然而,香港市民的生活近年來經歷重大的變化。工作需要相當的知識,而知識又不斷變更。每個人需不斷接觸不同知識領域,所以要不斷學習。除香港外,不少國家都提出終身學習作為主要國策。青少年離開學校後,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仍會不斷進修。政府近年來不斷減少資助一些休閒、興趣課程,令持續教育仍只擔當邊緣角色。同時,持續教育卻不斷走向商業化。香港人口不斷老化,人均壽命延長。長者往往礙於教育水平不高,與人相處逞現困難。家庭主婦由於長期與社會脫節,未能追上時代轉變,而子女卻正在求學,兩代之間的代溝問題日益嚴重。內地移港居民存在與香港市民的生活文化差異,使他們難於融入社會。明愛機構對弱勢社群所作貢獻實在履行了福音精神。若能融入天主教信仰的幅度,將會更能成為傳播福音的活見証。

    6. 天主教大學及社區學院
      在過去一個半世紀,天主教一直大力發展中、小學,近數十年還相繼增設了幼稚園、職業先修學校、專業學校、成人教育、夜校、特殊學校等。但發展專上教育方面,卻起步得較遲。除了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和聖經學院外,衹有香港明愛秉承徐誠斌主教的遺願,在一九八五年創立了明愛徐誠斌書院。近年來校務蒸蒸日上;有希望在短期內升格為專上學院。但是發展成為一所頗具規模而又能發揮作育傑出人才及向高級知識份子傳揚福音的宗旨,則不能單靠香港明愛一個機構所提供有限的人力物力。那應該是整個教區全力以赴的事業。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說明教會十分重視高等教育,鄭重建議在世界各處關鍵性地點設立高等學府。(2)

      香港是高度發展的社會,是中國的一部分,處於中國大陸邊緣,也是中國與東南亞澳紐各地間的橋樑。它處於關鍵性地位是無可置疑的。所以,在香港發展一所完善的天主教大學應當是當前重要任務。此外,香港新近興起終身學習風氣。為了配合此種風氣,教區應該開辦社區學院,採取靈活收生辦法,讓青年學子及就職人士隨時入學進修,也成為進入天主教大學的良好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