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憧憬及使命

第二部分:憧憬及使命
在分析現況後,要策劃今後的教育發展路向,必須先自問最終的抱負是甚麼? 換言之,我們藉教育去感化和改造眾人,期望最終培養出怎樣的社會?此種抱負和遠景又稱為『憧憬』。

要實現『憧憬』,我們必須為自己訂定一些全力以赴的『使命』,特別要考慮清楚在教導幼兒及青少年時要為社會塑造出怎漾的人才。

下列就是我們教育工作的『憧憬』及『使命』。

    1. 憧憬
      致力促使社會大眾珍重和發揚基督的博愛與服務精神,也珍重和發揚固有文化裏的處世規範及對生命的熱愛,(3) 並平衡發展物質生活質素及精神生命質素。
    2. 使命
      以基督為整個教育事業的根基,這是基於基督提昇人性,使人類生命獲得意義,也是全人類的楷模。(4)

      介紹福音啟示的基督人生觀,和中華文化的瑰麗精髓,藉以指導生活取向 (5),並與各界人士,尤其與家長攜手合作 (6),協助青少年及學生培育智慧、修身養性、追求真理、印證價值,並發展成為:

      • 崇尚人文價值的人,重視:人類基本權利及尊嚴 (7)、誠實、公平、正義、守原則、捨己為人、孝順父母、好學不倦、尊重生命、勤勞、節儉 (8)、和諧、和平、和好 (9)、包容、堅定的環保 (10)與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意識;
      • 身心健康的人,時常活力充沛,凡事積極進取,甘願面對挑戰;
      • 富同情心的人,優先表達對窮人的愛心 (11),並慷慨對亟需援助者給予援手;
      • 履行公民責任的人,既願意也有才幹為國家與本港社會福祉及精神文明作出貢獻 (12);
      • 明辨是非及有道德勇氣的人,有能力批判和評估社會風尚及傳媒產品 (13),並提出正面建議;
      • 有高尚品味的人,懂得欣賞大自然、藝術、音樂、文學等的美之所在;
      • 自力創新的人,盡量發揮個別不同的天斌才能,在「真理使人自由」(14) 的推動下,邁向前所未有的「新天新地」(15)。